1、在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中不能满足工程分析的需要时,目前可供选择的方法有()。
A.物料衡算法
B.类比法
C.数学模式法
D.资料复用法
E.专业判断法
参考答案A,B,D
2、采用类比法进行工程分析时,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和可比性,具体应注意以下哪些方面?()
A.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B.投资渠道的相似性
C.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
D.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
参考答案A,C,D
3、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源强在统计污染物排放量时,应算清新老污染源“三本账”,具体包括()。
A.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
B.技改扩建前污染物削减量
C.技改扩建前污染物排放量
D.技改扩建完成后污染物排放量
参考答案A,C,D
4、对于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应算清“两本账”,这“两本账”指()。
A.生产过程中的产污量
B.污染物最终排放量
C.实现污染物防治措施后的污染物削减量
D.“以新带老”削减量
参考答案A,C
5、对于用装置流程图的方式说明生产过程的建设项目,同时应在工艺流程中表明污染物的()。
A.产生位置
B.产生量
C.处理方式
D.污染物的种类
参考答案A,B,D
6、无组织排放源是指()排放的污染物。
A.无规律
B.没有排气筒
C.排气筒高度低于10m排放源
D.排气筒高度低于15m排放源
参考答案B,D
7、无组织排放源的源强确定方法有()。
A.资料复用法
B.物料衡算法
C.类比法
D.反推法
参考答案B,C,D
8、非正常排污是下列哪些情况的排污?()
A.开、停车排污
B.正常生产排污
C.部分设备检修排污
D.其他非正常工况排污
参考答案A,C,D
9、环境影响评价中,在()的情况下需进行非正常工况分析。
A.正常开、停车
B.工艺设备达不到设计规定要求
C.部分设备检修
D.环保设施达不到设计规定要求
参考答案A,B,C,D
10、环保措施方案分析的内容包括()。
A.分析依托设施的可行性
B.分析建设项目可研阶段环保措施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
C.分析项目采用污染处理工艺,排放污染物达标的可靠性
D.分析环保设施投资构成及其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
参考答案A,B,C,D
11、出水消毒是二级或三级污水处理过程的最后一步操作,消毒剂主要有()。
A.氯气
B.臭氧
C.紫外线
D.二氧化氯
参考答案:A,B,C,D
12、不属于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内容的是()。
A.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B.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C.主要污染物与源强分析
D.施工规划
参考答案:A,B
13、进行废水的一级处理时,其化学沉淀处理的工艺过程包括()。
A.提取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B.投加化学沉淀剂
C.通过凝聚、沉降、浮上、过滤、离心等方法进行固液分离
D.泥渣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参考答案:B,C,D
14、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时,对固体废物污染因子的选择应根据固体废物()进行确定。
A.产生的主要来源
B.性质成分
C.浸出毒性试验
D.监测点位情况
参考答案:A,B,C
15、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按环境影响报告书和设计文件规定的指标考核()。
A.环境保护设施处理效率
B.不同装置的污水处理前的浓度
C.处理设施进、出口浓度控制指标
D.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指标
参考答案:A,C
16、国家对水土保持工作实行预防为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的方针。
A.全面规划
B.综合防治
C.注重效益
D.加强监督
参考答案:A,B,C
17、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达标的主要依据是()。
A.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准标准
B.污染物达标排放
C.环境质量达标
D.总量控制满足要求
参考答案:B,C,D
18、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中,费用效益分析和财务分析的主要不同点包括()。
A.分析的角度不同
B.使用的价格不同
C.对项目的外部影响的处理不同
D.对税收、补贴等项目的处理不同
参考答案:A,B,C,D
19、生态影响评价的图件需由正规比例的基础图件和评价成果图件组成,基础图件包括()。
A.土地利用现状图
B.植被图
C.土壤侵蚀图
D.植被分布图
参考答案:A,B,C
20、下列关于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中湖泊、水库水质取样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当建项目污水排放量>50000m3/d时,一级评价每3~6km2布设一个取样位置
B.大、中型湖泊、水库,当平均水深<10m时,取样点设在水面下0.5m处
C.对于小型源泊、水库,水深<10m时,每个取样位置取一个水样
D.表层溶解氧和水温每隔8h测一次,并在调查期内适当检测藻类
参考答案:A,B,C
1、地下水三级影响评价要求结合建设项目污染源特点以及具体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现状监测,通过()方法进行地下水影响分析与评价。
A.回归分析
B.趋势外推
C.时序分析或类比预测分析
D.回归分析、趋势外推、时序分析或类比预测分析
参考答案:D
2、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应采用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标准指数大于()表明该水质因子已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
A.4
B.3
C.2
D.1
参考答案:D
3、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原则中考虑到地下水环境污染的隐蔽性和难恢复性,还应遵循()。
A.环境保护原则
B.环境优先性原则
C.环境质量原则
D.环境安全性原则
参考答案:D
4、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时段、内容和方法均应根据(),结合当地环境功能和环保要求确定。
A.评价工程特征与环境特征
B.评价工作等级与环境特征
C.评价工作等级、工程特征与环境特征
D.评价工作等级与工程特征
参考答案:C
5、下列对环境噪声现状的测量时段表述不正确的是()。
A.应在声源正常运转或运行工况的条件下测量
B.对每一测点只进行白天的测量
C.对每一测点需进行昼间、夜间的测量
D.对于噪声起伏较大的情况,应增加昼间、夜间的测量次数
参考答案:B
6、在环境噪声评价量中“LWECPN”表示()。
A.计权声功率级
B.声功率级
C.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
D.等效连续A声级
参考答案:C
7、有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的改、扩建项目,可以不说明现有建设项目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的()。
A.超标情况
B.达标情况
C.超标原因
D.不达标原因
参考答案:D
8、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不包括()。
A.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B.建设项目周边环境
C.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
D.受建设项目影响的人数
参考答案:B
9、某中型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为8~10dB,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进行工作。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三级评价
D.二级或三级评价
参考答案:A
10、环境噪声现状评价主要内容以()方式给出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功能区及其划分情况。
A.图、表结合
B.图
C.表
D.文字
参考答案:A
1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下列()不属于其指标体系。
A.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B.最篼允许排放速率
C.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
D.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参考答案:C
12、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级。
A.―
B.二
C.三
D.四
参考答案:C
13、下列关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常规大气监测项目的监测方法和频次说法不正确的是()。
A.NO2和O3的分析都可使用化学发光法
B.凡进行小时平均采样的,采样时间均至少45min
C.CO的分析方法为非分散红外法
D.凡进行能够日平均采样的,采样时间均至少18h
参考答案:D
14、某生产氮肥的化工厂建于2012年,其锅炉污染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烟囱高度为60m,氮氧化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是()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kg/h。
A.24012
B.140016
C.24016
D.140080
参考答案:B
1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三项指标,均指()不得超过的限值。
A.日平均值
B.任何Ih平均值
C.月平均值
D.年平均值
参考答案:B
16、自()起,立项的新、扩、改建项目及其建成后投产的企业排放恶臭污染物时应执行二级、三级标准中相应的标准值。
A.1994年6月1日
B.1997年1月1日
C.1997年12月31日
D.2001年1月1日
参考答案:A
17、“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中的臭气浓度的单位是()。
A.无量纲
B.mg/m3
C.mg/L
D.kg/h
参考答案:A
18、我国现有的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中,依据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炉窑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B.锅炉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C.火电厂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重有色金属工业执行《重有色金属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参考答案:D
19、在《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仅对6种气态污染物提出了排放浓度控制限值,其中()不在此标准规定之列。
A.铅、汞
B.氟及其化合物
C.二氧化硫
D.颗粒物
参考答案:D
20、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中,第()评价应选择导则推荐模式清单中的进一步预测模式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二级
参考答案:D
1、如果地面气象观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并且地面站与评价范围的地理特征不一致,还需要进行()
A.现场调查监测
B.特殊地形气象监测
C.选择地面气象监测
D.补充地面气象监测
参考答案:D
2、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A.预测范围应至少包括整个评价范围
B.对于临近污染源的高层住宅楼,应适当考虑不同代表高度上的预测受体
C.预测网格点的分布应具有足够的分辨率,以尽可能精确预测污染源对评价范围的最大影响
D.环境空气质量敏感区仅包括评价范围内按GB3095规定划分为一类功能区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参考答案:D
3、某监测点总监测数据为60个,其中超标监测数据20个,不符合监测技术规范要求的监测数据10个,未检出的点位数为10个,则超标率是()。
A.40.0%
B.66.7%,
C.33.3%
D.50.0%
参考答案:A
《技术导则与标准》
1.《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中仅对6项气态污染物提出了排放浓度控制限值,下面不在此规定之列的是()。
A.铅、汞
B.氟及其化合物
C.二氧化硫
D.颗粒物
参考答案:D
2.以下一定违反《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规定的是()。
A.在一类区新建燃轻柴油的锅炉
B.在二类区新建燃重油的锅炉
C.在一类区新建燃渣油的锅炉
D.在一类区新建燃煤锅炉
参考答案:C
3.《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适用于()。
A.生活垃圾填埋处置场所
B.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处置场所
C.危险废物填埋处置场所
D.放射性固体废物填埋处置场所
参考答案:A
《法律法规》
1、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
A.污染源控制的标准
B.环境质量的目标标准
C.环境质量的基础标准
D.环境质量的技术标准
参考答案:B
2、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不包括()。
A.依法评价原则
B.分期原则
C.早期介人原则
D.广泛参与原则
参考答案:B
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大体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
A.调查阶段、报告书(表)编写阶段、报告书(表)修订评审阶段
B.准备阶段、正式工作阶段、环境影响报告编制阶段
C.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大纲阶段、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阶段、评估环境影响报告(表)阶段
D.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阶段、评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阶段、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阶段
参考答案:B
《案例分析》
某水电站项目,于2003年验收。现有4台600MW发电机组。水库淹没面积120km2,安排移民3万人,由于移民安置不太妥当,移民开垦陡坡、毁林开荒等现象严重。改、扩建工程拟新增一台600MW发电机组,以增加调峰能力,库容、运行场所等工程不变。职工人员不变、新增机组只在用电高峰时使用。在山体上开河,引水进入电站。工程所需得砂石料,距项目20km处由汽车运输,路边500m,有一村庄。原有工程弃渣堆放在水电站下游200m得滩地上,有防护措施。
问题:
1、项目现有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确定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影响因素。
2、生态环境调查除一般需调查的外,需重点注意哪些问题的调查?
3、水电站运行期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4、弃渣场位置是否合理?拟采取什么措施(现有电站整改措施)?
参考答案:
1、项目现有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确定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影响因素。
项目现有主要环境问题:
(1)移民所造成的开垦陡坡、毁林开荒等,容易造成山体不稳定导致塌方,大面积的毁林开荒可引起水土流失,最终导致下游河道淤积。
(2)山体上开河可能造成水土流失。
(3)施工期噪声。
(4)工程弃渣。
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影响因素:
(1)自然环境。影响因素:移民开垦陡坡、毁林开荒造成的植被减少、山体地质不稳,容易导致塌方和水土流失,同时山体上开河可造成水土流失。
(2)路边500m的村庄。影响因素:施工期噪声和扬尘。
(3)河道管理范围。影响因素:工程弃渣。
2、生态环境调查除一般需调查的外,需重点注意哪些问题的调查?
调查动植物物种清单,生态系统完整性、稳定性、生产力等;生态系统与其他系统的连通性和制约问题;水土流失等问题。
3、水电站运行期对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
库区:泥沙的排泄,适流水鱼类的迁移,物种多样性等问题。
脱水段:影响两栖类、鱼类物种,生态用水,民用、工业用水,整个流域的生物多样性、完整性及岸上动物的迁移。
除此外,还包括对调水区的生态影响,对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对景观的影响等因素。
4、弃渣场位置是否合理?拟采取什么措施(现有电站整改措施)?
不合理。应采取搬迁措施。弃渣场不能设在水库下游的滩地上,发电排泄的水量大,易阻塞河道、行水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