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考>考试试题>安徽>正文

2025年安徽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及答案

2025-06-23 23:05:00
985考试网

2025年安徽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 当前,已有数十万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数百万青年学生参与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青春深植土地,将全面乡村振兴的接力棒在希望的田野上传递。这启示我们要(   )

  ①感受集体温暖②追求自由平等③贡献青春力量④肩负时代重任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2.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呈上升趋势。国家卫健委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发布《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下列属于体重管理的正确方法是(   )

  ①合理膳食②接纳自己③适量运动④讲究卫生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3. 青春期是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加速期。七年级男生小刚在生活中遇到了烦恼。以下解答正确的是(   )

                  序号

                  烦恼

                  解答

                  ①

                  喜欢和女生开玩笑,想表现自己,却引起反感

                  把握好交往尺度,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②

                  看到同学长高长壮,自己还这么瘦小

                  追求内在美,不必在意外在形象

                  ③

                  已经长大了,妈妈还是对我什么事都要管

                  加强沟通,相互理解

                  ④

                  总是否定别人,很多同学不喜欢我

                  求同存异,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4. “与其寻找光明,不如让自己成为一盏灯。”这句充满哲理的话,启迪我们要(   )

  A. 虚心学习,借鉴他人方法B. 随遇而安,保持乐观心态

  C. 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D. 自强不息,挖掘自身潜能

  5. 在某法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法院不提供庭审内容脚本、不预设审判结果,让同学们沉浸式体验网络信息安全违法案件的模拟审判。此举旨在(   )

  ①提升青少年的法治素养②保障公民权利不受侵犯

  ③增强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④促进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6. 右边对话是某班正在进行的“谦辞敬语知多少”知识竞答片段。此活动引导同学们(   )

  ①学习礼仪文化②做诚实守信的人③固守传统文化④做文明有礼的人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7. 某视频平台工作人员在拍摄探店视频时,顾客小芳明确表示拒绝入镜。后来,该平台仍然公布了露出小芳全脸的视频。小芳得知后,联系平台要求删除视频。被拒绝后,小芳将平台诉至法院。经法院调解,平台删除了视频,并给予小芳经济赔偿。该视频平台(   )

  ①侵犯了小芳的荣誉权②承担了刑事责任

  ③侵犯了小芳的肖像权④承担了民事责任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8. 某市将市民服务热线打造为百姓与政府沟通的“情感线”。一条电话线将百姓的“诉”、话务员的“应”与相关部门的“办”连接起来,既让百姓的声音被听见,又让政府的努力被“看见”,温情满满,温暖社会。该市政府(   )

  A.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B. 接受人大监督

  C. 履行政治协商职能D. 行使监察职能

  9. 专利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种类。分析下列图表,可以得出(   )

   

  A. 知识产权是公民的政治权利B. 专利保护环境持续优化

  C.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D. 专利申请数量逐年降低

  10. 一张宣纸,千年技艺载文韵。宣纸传统工艺有100多道工序,代代相传的匠心让传统技艺赓续绵延,生生不息。宣纸制作技艺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代表性项目,它不仅仅是门技艺,更是国家名片。这蕴涵着(   )

  ①工匠精神②时代精神

  ③文化传承④文化自信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11. 1963年在陕西省出土的“何尊”,是西周早期贵族“何”铸造的一件青铜酒器,其底部铭文里的“宅兹中国”是迄今为止“中国”一词最早出处。这是早期“中国”概念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中国”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   )

  A. 中华美德代代相传B. 中华文化包容开放

  C. 中华美德内涵丰富D.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12.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鳗鱼养殖和出口国,也是挪威海产品出口的亚洲第一大市场。中国的鳗鱼“游”向世界,挪威的三文鱼“飞”来中国。“两条鱼”的故事生动体现了(   )

  A. 世界多极化B. 经济全球化C. 文化多样性D. 社会信息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6分)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请对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歌曲《十送红军》唱出了红军长征时期那段艰苦卓绝的历史,反映了军民鱼水情深。长征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材料二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大合唱》是红色艺术经典,它的旋律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它点燃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引领着人们向着胜利奋勇前进。直到今天,《黄河大合唱》依旧焕发着生命力。

  (1)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理解。

  (2)优秀的文艺作品是我们成长的精神食粮。请你向同学们推荐一部优秀文艺作品,并写出推荐理由。

  要求:作品须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历史背景,可以是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部影视作品。

  示例:作品名称:《清贫》。

  推荐理由:这是革命烈士方志敏被捕后在狱中所写的文章。这篇文章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每次读到这篇文章都深受鼓舞。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候鸟,堪称“空中旅行家”,它们跨越千山万水,于季节更迭间勾勒出灵动的生命轨迹。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持续好转,越来越多种类的候鸟选择在鄱阳湖等地栖息、繁衍。为守护这份生机与灵动,我国持续完善候鸟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将候鸟迁飞通道纳入保护范畴。与此同时,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大对非法捕猎的打击力度。未来,我们要继续加强候鸟保护,照亮这些“天空精灵”的迁徙路。

  (1)结合材料,运用“建设美丽中国”的知识,说明加大候鸟保护力度的理由。

  (2)结合材料,运用“建设法治中国”知识,说明如何做好候鸟保护工作。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个“村”的故事,写在时代答卷上的生动印记。

  材料一  安徽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进入新时代,小岗村改革路上再出发。2016年,小岗村在安徽省率先开展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之后,村民分红收入逐年提高。同时,他们还发展多种经营,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2023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万元。2024年,小岗村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名单。

  (1)结合材料,简述小岗村改革再出发的意义。

  材料二  广西合寨村是中国村民自治第一村。合寨村开创了中国基层民主自治建设的先河,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典型和缩影。如今,我国农村和城市的基层治理能力都在不断提高。

  (2)为使你所在的村或社区治理得更美好,请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材料三  北京中关村是中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回溯30多年的创新路,中关村敢为人先,相继创建了第一家国家级人才特区、第一家知识产权法院、第一家创业者的银行……,这个“村”已从电子一条街,拓展至10多个园区。园区内1.7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大量的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

  (3)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关村是如何诠释“创新永无止境”的。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球南方”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中国是全球南方的重要一员,始终助力全球南方共同发展。中国在非洲多地建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带动了当地农作物普遍增产,为非洲摆脱贫困带来希望;与智利等5个拉美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带动拉美经济发展;通过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等文化交流活动,使“朋友越走越近,邻居越走越亲”。

  中国政府坚定维护全球南方利益,提出全球南方开放包容合作倡议,推动全球南方团结振兴,捍卫国际公平正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示了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1)结合材料,简述中国助力全球南方共同发展体现了怎样的中国担当。

  (2)结合材料,分析说明中国推动全球南方合作对世界的积极影响。

  (3)国家有国家担当,少年有少年的担当。请以“担当”为主题,谈谈青少年怎样为世界添光彩。

  2025年安徽省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注意事项:

  1.道德与法治试卷满分8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4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生答题时可参考道德与法治教科书及其他资料。请独立思考,诚信答题。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6分)

  【13题答案】

  【答案】①甲乙同学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②自尊即自我尊重,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包括自我尊重和赢得他人的尊重;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我们要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③自尊和尊重他人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为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尊;同时,自尊的人以恰当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尊严,也为他人树立尊重的榜样,促进他人自尊发展。

  ④因此,自尊和尊重他人都很重要,不能简单说谁比谁更重要,我们应在生活中既要维护自尊,又要学会尊重他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14题答案】

  【答案】(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2)作品名称:《红岩》

  推荐理由:这部小说以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为背景,塑造了江姐、许云峰等众多坚贞不屈的共产党人形象。书中生动展现了革命者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与威逼利诱,始终坚守信仰、视死如归的崇高气节。每次阅读,都能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激励我们传承红色精神,砥砺前行。

  【15题答案】

  【答案】(1)

  ①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保护候鸟是维护自然平衡的必然要求,符合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生态文明理念。

  ②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加大候鸟保护力度不仅改善生态环境,还能带动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发展,实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发展目标。

  ③生态文明是人类的共识,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候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候鸟有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这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2)①立法机关要科学立法,完善法律对候鸟保护的规定,为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②执法机关要严格执法,加大对非法捕猎的打击力度,通过严格执法震慑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

  ③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人民法院要要依法审理涉及候鸟保护各类案件,人民检察院要加强法律监督并依法提起公益诉讼以保护候鸟。

  ④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推动公众参与候鸟保护,形成 “全民守法” 的社会氛围。

  【16题答案】

  【答案】(1)①有利于激活集体资产、发挥集体经济的积极作用;

  ②有利于拓宽人民增收渠道,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探索乡村发展新模式,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提供样本。    

  (2)①完善民主协商机制,定期召开村民或居民代表会议,通过 “一事一议” 制度解决民生难题;②依托本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居民或村民收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3)

  ①打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吸引和汇聚高端人才,为创新提供智力支撑,持续为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②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激励企业和科研人员创新,保障创新成果,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③不断进行技术研发与创新,实现大量关键技术突破,以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保持创新持续发展

  【17题答案】

  【答案】(1)①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

  ②中国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    

  (2)①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

  ②有利于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促进世界经济增长;

  ③有利于实现各国共同发展;

  ④有利于增进文明互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①我们要从普通的事做起,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人类发展和世界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②我们要适应世界发展趋势的要求,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③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增强人文底蕴。

  ④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⑤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观察、思考各种社会现象。

  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