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某中学以本地红花生长与应用为主题,开展跨学科学习系列活动。图1为活动方案略图,图2示意不同地区的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红色染料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可能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采摘红花时,临近( )
A. 雨水 B. 小满 C. 小暑 D. 处暑
3. 红花生长期间,同学们可观察的现象是( )
A. 白昼时间先变长后变短 B. 太阳辐射强度逐渐减弱
C. 日落方位先南移后北移 D. 正午旗杆影长逐渐变长
如图为河北平原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第4,5题。
4. 四地中对周边人口迁入吸引力最强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 该地区适宜重点建设( )
A. 水陆货运集散枢纽 B. 煤炭液化气制备厂
C. 国际会议展览中心 D. 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于4月26日至10月28日举行。图a显示成都部分气象站点2023年4月—10月某日的最高气温,图b为北京时间2024年5月15日14时西南地区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据图a可知( )
A. 数据观测日期可能在10月底 B. 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C. 数据采集时段为11时—17时 D. 气温从东北向西南呈递增趋势
7. 图b中( )
A. 贵州北部受低压控制,天空云量多 B. 昆明以西受反气旋影响,气流下沉
C. 成都受高压的影响,气温升高明显 D. 重庆市区风力大,气流辐合有雾霾
8. 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主会场内,通过造景手法展现黄河穿城而过大美景象的展园是( )
A. 武汉园 B. 兰州园 C. 天津园 D. 深圳园
如图为某地野外地质剖面素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 )
A. ①岩石晚于安山岩形成 B. ②处谷地的形成受向斜影响
C. ③岩石早于侵蚀面形成 D. 断层在水平张力作用下形成
10. 在石灰岩中发掘出完整的三叶虫化石,可推测( )
A. ①岩石形成于古生代海洋环境 B. ②处石灰岩中有被子植物化石
C. ③岩石中可以发掘出恐龙化石 D. ④岩石形成于新生代陆地环境
图a为安徽省局部地形简图,田b示意该区域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a中( )
A. Ⅰ区人口密度大,城镇化水平高 B. Ⅱ区地势平坦,为粮食生产基地
C. Ⅲ区水资源丰富,水电站数量多 D. Ⅳ区山地面积广,环境承载力大
12. 图b中,甲、乙、丙、丁四种功能区分别是( )
A. 商业区、居住区、行政区、工业区 B. 行政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C. 商业区、工业区、行政区、居住区 D. 商业区、行政区、居住区、工业区
如图示意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和尤卡坦半岛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尤卡坦半岛西侧海域存在污染现象是由于( )
A. 陆地河流众多,注入海域物质浓度高 B. 受东南信风影响,大气颗粒物数量多
C. 天然井数量多,风化溶解物注入海湾 D. 海湾较为封闭,海洋污染物不易扩散
14. 与尤卡坦半岛相比,下加利福尼亚半岛( )
A. 以热带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大 B. 地势起伏大,铁路里程短
C. 沿岸受暖流的影响,海雾频发 D. 海岸线长,遍布深水良港
15. 中国某家电制造企业2015年在蒂华纳建立电视机工厂,2021年生产规模达800多万台。该企业在蒂华纳建厂,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①生产成本 ②科技创新 ③居住环境 ④消费市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5分。
16. 某校地理小组到滹沱河流域开展研学活动。图a为滹沱河流域局部示意图,图b为流域水情监测系统的相关模块。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一 调研水库功能
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在滹沱河流域发挥重要作用。
(1)在两水库中任选其一,简述其承担的主要功能。
任务二 设计信息系统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运用地理信息技术,为该流域设计水情监测系统。
(2)结合图b,说明6—8月需要重点关注的数据并绘制流域水情监测系统结构框图。
任务三 分析垂直地带性规律
小组到五台山开展垂直地带性调查,观测到海拔1200米以下的山麓多为耕地、荒草地。
(3)指出山麓地带的典型植被类型,分析该地带出现耕地、荒草地的原因。
17.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东哈萨克斯坦州可以发展的主导产业,列举发展该产业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哈萨克斯坦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有多条公路过境。2023年4月该国引进外资汽车品牌企业投资建厂。同年12月,中哈两国在东哈萨克斯坦技术大学创办鲁班工坊,首期开设运输设备及技术专业,为汽车组装、维修和保养等培养人才。
(2)概述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开设运输设备及技术专业的必要性。
18. 如图为俄罗斯普托拉纳自然保护区的局部地形图及景观照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阐述在该地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2)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角度,说明在该地开展科考活动的主要困难。
该地多年冻土层含丰富的有机质。有研究认为,气候变暖造成多年冻土层融化,进而加剧气候变暖。
(3)推断多年冻土层融化加剧气候变暖的过程。
19. 1960年,秀美的父亲出生在杭州市余杭区某村。当地生长着大片苦竹林,村民用苦竹制作拐杖、帐竿等。八十年代初,村民出售苦竹给各地民族乐器厂。八十年代中后期,上海制笛师到该村选材并传授竹笛制作技术,逐渐形成制笛产业。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归纳当地苦竹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过程。
近年来,该村村民开办了160多家制笛企业,形成了从选材、打孔到定音、校音等七十余道竹笛制作工序。村民及其亲戚朋友广泛参与协作生产,成立竹笛行业协会。在政府的推动下,企业与十余所音乐院校长期合作,开展竹笛制作工艺改进和竹材综合加工利用。
(2)简述当地竹笛产业集聚的区位条件。
秀美和好友在大学毕业后,回乡经营一家竹制品专卖店,销售的“以竹代塑”产品包括竹子制作的手机壳、键盘和鼠标等新奇有趣的文创产品。产品融合传统文化和潮流元素,深受年轻人喜爱。
(3)阐述生产“以竹代塑”产品对于该村竹产业持续发展的意义。
20. 北京市某中学学生前往市内的全国铁路客运枢纽及国际机场,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如图为某小组的调查记录。读图,回答问题。
结合实例,论述北京市的全国铁路客运枢纽及国际机场布局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题答案】
【答案】1. D 2. C 3. A
【4~5题答案】
【答案】4. A 5. D
【6~8题答案】
【答案】6. C 7. C 8. B
【9~10题答案】
【答案】9. C 10. A
【11~12题答案】
【答案】11. B 12. A
【13~14题答案】
【答案】13. D 14. B
【15题答案】
【答案】B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5分。
【16题答案】
【答案】(1)黄壁庄水库:发电;灌溉;城市用水;防洪等。或岗南水库:防洪、发电;调节水量;灌溉、渔业、城市供水等。
(2)重点关注的数据:径流量、降水量。
(3)典型植被类型:灌丛草原。
原因:山麓地带、热量充足、人口众多,开垦土地为耕地;部分区域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质量下降;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人为弃耕,演变为荒草地。
【17题答案】
【答案】(1)矿产开采和加工制造。开采矿产导致植被破坏,造成土地荒漠化;矿石选矿形成大量废弃矿石,固体废弃物随意堆放,可能带来水污染;冶炼有色金属矿产及制造加工,可能造成大气污染。
(2)哈萨克斯坦交通便利,交通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学习先进汽车技术,提升本国专业人才的技术水平;外资汽车品牌投资建厂,相关技术人才需求大;开展相关专业可以保障运输线路的通畅性。
【18题答案】
【答案】(1)改善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维持自然环境的稳定;保护生态系统,维持生物多样性;为科研基地提供良好的生态监测环境;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2)地势崎岖,交通不便;环境原始,气候恶劣;人迹罕至,补给困难;基础设施缺乏。
(3)冻土融化导致有机碳降解,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大气保温作用增强,加剧气候变暖;冻土融化导致地表水下渗增多,沼泽逐渐变为草原,对气候调节作用减弱,加剧气候变暖。
【19题答案】
【答案】(1)1960年及之前,苦竹主要用于制作日常生活用品,如拐杖和帐竿等低端传统产品;八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村民开始出售苦竹原材料给各地民族乐器厂,用于制作乐器,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展苦竹深加工,逐步形成制笛产业。
(2)原材料充足;技术成熟;产业基础好;社会协作条件好;有政策支持;地理位置优越。
(3)“以竹代塑”产品新奇有趣,增加了竹产品的种类,拓宽了市场;“以竹代塑”产品融合传统文化和潮流元素,提升了竹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通过生产高附加值的竹制品,推动竹产业从传统的竹笛制作向现代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促进该村产业升级;通过多样化产品和创新,进一步增强竹笛及竹制品产业的集聚效应;竹制品融合传统文化和潮流元素,有助于提升当地竹制品的品牌形象;“以竹代塑”有利于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推广环保理念,促进该村竹产业可持续发展。
【20题答案】
【答案】
北京市全国铁路客运枢纽及国际机场的布局变化不仅提升了交通便利性,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流动,还优化了城市空间布局,增强了北京的国际影响力。示例如下:
提升交通便利性:新建和扩建了北京北站,北京丰台站,极大地缩短了旅客的出行时间,提高了交通效率,增强了北京作为全国交通中心的地位。
促进经济发展:铁路枢纽及国际机场的布局优化带动了沿线经济带的发展,带动了物流、旅游、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以交通枢纽为中心的产业集群。
人口流动:铁路客运枢纽及国际机场布局提高了北京的人口流动性,吸引了更多的劳动力和人才流入,进而支持北京各行业的发展。
区域平衡:缓解了北京中心城区的压力,促进了周边区域的发展,带动了整个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
国际交流和经济开放:首都机场的扩建和大兴国际机场的建设。提高了北京的国际航空运输能力,提升了北京在全球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国际机场的便利性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入驻,提升了区域的经济活力和国际化水平。
城市布局:通过新机场的建设,北京市将部分非首都功能和人口转移至新机场周边地区,优化了城市空间布局。
区域一体化:铁路客运枢纽及国际机场的建设和扩建完善了北京的交通网络,促进了城市群内的便捷连接,推动了区域一体化进程。
表现水平 | 水平描述 |
水平4 | 区域尺度丰富,实例恰当,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准确运用地理术语 |
水平3 | 区域尺度较丰富,实例较恰当,逻辑较严谨,条理较清晰,运用地理术语 |
水平2 | 区域尺度单一,实例较恰当,缺乏逻辑,无条理,无地理术语 |
水平1 | 无实例,未作答 |
-
2024年北京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2024-07-12 -
2024年北京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思想政治试题及答案
2024-07-12 -
2024年北京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2024-07-12 -
2024年北京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07-12 -
2024年北京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2024-07-12 -
2024年北京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试题及答案
2024-07-12 -
2024年北京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查询入口:https://w
2024-07-04 -
2024年北京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查询入口开通
2024-01-30